一、本章考情分析
1.本章在考试中的地位:本章在考试中不重要,本章的题型为客观题,一般为2分左右。本章理论性较强,为后续章节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本章的学习,考生应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掌握会计要素的内涵。
2.本章内容可能无变化。
3.本章复习方法:考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将本章所阐述的基本理论与会计六要素的核算联系起来,以恰当运用会计核算的原理和方法。
二、本章考点精讲
【考点一】会计的概念(了解)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通过一系列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程序,能够为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各个方面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信息。
【考点二】会计核算的4个基本前提(理解)
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2.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它规范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个法律主体可以有多个会计主体(如分公司、车间),一个会计主体也可以有多个法律主体(如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3.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如果可以判断企业不会持续经营,就应当改变会计核算的原则和方法,并在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作相应披露。
4.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在会计分期前提下,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我国要求上市公司每个季度提供一次财务会计报告。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出现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递延、预提、待摊等会计处理方法。
5.在货币计量前提下,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考点三】会计核算的13个一般原则(掌握)
1.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有6个
(1)客观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3)一贯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4)相关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5)及时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
(6)明晰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使用。
2.确认和计量的原则有4个
(1)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的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2)配比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3)历史成本原则,要求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4)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要求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会计期间(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期间(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3.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3个
(1)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不得少计负债或费用,不得设置秘密准备(秘密准备是指根据调节利润的需要,任意提取准备)。如果设置秘密准备,将视为重大会计差错进行更正。
(2)重要性原则,要求重要会计事项应充分、准确披露,对于次要会计事项可简化处理。
(3)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运用的典型例子有①融资租赁;②收入确认;③售后租回;④关联方关系判断;⑤合并会计报表编制。
【例题1】 下列项目中,违背会计核算一贯性原则要求的有( )。(2000年)
A.鉴于《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的发布实施,对原材料计提跌价准备
B.鉴于利润计划完成情况不佳,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由原来的双倍余额递减法改为直线法
C.鉴于某项专有技术已经陈旧,将其账面价值一次性核销
D.鉴于某固定资产经改良性能提高,决定延长其折旧年限
E.鉴于某被投资企业将发生重大亏损,将该投资由权益法核算改为成本法核算
【答案】B、E
【解析】本题的考核点是一贯性原则。根据一贯性原则,企业不得随意改变企业政策,一贯性原则并不意味着所选择的会计政策不能作任何变更。一般说来,在两种情况下可以变更政策,一是有关法规发生变化,要求企业改变会计政策,本题A项属这种情况;二是改变政策后能够更恰当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本题C、D项属这种情况。违背会计核算一贯性原则要求的是B、E项。【例题2】 某股份有限公司的下列做法中,不违背会计核算一贯性原则的有( )。(2003年)
A.因专利申请成功,将已计入前期损益的研究与开发费用转为无形资产成本
B.因预计发生年度亏损,将以前年度计提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全部予以转回
C.因客户的财务状况好转,将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由应收账款余额的30%降为15%
D.因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按规定对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
E.因减持股份而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重大影响,将长期股权投资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核算
【答案】 C、D、E
【解析】本题的考核点是一贯性原则。一贯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企业专利申请成功,不得将已计入前期损益的研究与开发费用转为无形资产成本;因预计发生年度亏损,将以前年度计提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全部予以转回,违背会计核算一贯性原则;选项C 、D、 E不违背会计核算一贯性原则。
【考点四】会计六要素的概念(掌握)
1.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近年来,财政部根据资产定义,对解决资产不实采取了以下措施:
(1)在使用价值方面,去掉了老制度资产负债表中的“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和“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报表项目,因为它们是待处理的损失,已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不能作为资产进行报告。但要注意,在期末进行资产清查时,如发生存货和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的盘盈、盘亏,仍然要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会计科目进行核算,所以在结账时,一定要将其转平。转平时有两种情况,一是已经董事会等权力机构批准;二是未经权力机构批准。如果未经批准,则应在附注中作出说明,如果其后批准处理的金额与已处理的金额不一致,应当调整当期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
(2)在价值方面,需计提“八大准备”。对“八大准备”,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归纳:
①计提基础和列支渠道
项 目 计 提 基 础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