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毛利率法
(1)概念。毛利率法是根据本期销售净额乘以前期实际(或本月计划)毛利率计算本期销售毛利,并计算发出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2)计算公式
①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
②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
③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④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3.零售价法
(1)概念。零售价法是指用成本占零售价的百分比计算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2)计算公式
①成本率=(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期初存货售价+本期购货售价)×100%
②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售价总额×成本率
③本期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考点四】存货的清查(理解)
1.盘盈: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核算,批准后再冲减管理费用。
2.盘亏: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科目核算,批准后再根据造成盘亏和毁损的原因进行处理:(1)定额内损耗计入管理费用;(2)收发差错和管理不善等损失计入管理费用;(3)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等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考点五】存货跌价准备的核算(掌握)
1.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概念。按规定,“会计期末,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成本”是指存货的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
2.可变现净值的计算
(1)计算公式
可变现净值=存货的估计售价— 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 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
不同的存货,期末计提跌价准备时,上述公式的运用是不同的,存在下列四种情况:
①如果存货为库存商品,不存在“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的问题
[例1]2003年12月31日,A库存商品的账面成本为100万元,估计售价为80万元,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为2万元。则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下:
A商品可变现净值=A商品的估计售价— 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80-2=78(万元)
应计提跌价准备22万元:
借:管理费用 22
贷:存货跌价准备 22
②如果存货为用于出售的原材料,则只需将原材料的成本与根据材料本身的估计售价确定的可变现净值相比计提跌价准备,也不存在“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的问题
[例2]2003年12月31日,B原材料的账面成本为100万元,因产品结构调整,无法再使用B原材料,准备将其出售,估计B材料的售价为110万元,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为3万元。则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下:
B材料可变现净值=B材料的估计售价— 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110-3=107(万元)
因材料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材料成本,不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③如果存货为用于生产的原材料,则应当将原材料与其所生产的产成品的期末价值减损情况联系起来,假设用原材料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高于产成品的成本,则原材料应当按照原材料成本计量,也不存在“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的问题
[例3]2003年12月31日,C原材料的账面成本为100万元,C原材料的估计售价为90万元;C原材料用于生产甲商品,假设用C原材料100万元生产成甲商品的成本为140万元,甲商品的估计售价为160万元,估计的甲商品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为8万元。则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下:
甲商品可变现净值=甲商品的估计售价— 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160-8=152(万元)
因甲商品的可变现净值152万元高于甲商品的成本140万元,C原材料按其本身的成本计量,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④如果存货为用于生产的原材料,应当将原材料与其所生产的产成品的期末价值减损情况联系起来,假设用原材料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低于产成品的成本,则原材料应当按照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计量,此时存在“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的问题
[例4]2003年12月31日,D原材料的账面成本为100万元,D原材料的估计售价为80万元;D原材料用于生产乙商品,假设用D原材料100万元生产成乙商品的成本为140万元(即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为40万元),乙商品的估计售价仅为135万元,估计乙商品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为7万元。则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下:
乙商品可变现净值=乙商品的估计售价— 估计的乙商品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135-7=128(万元)
因乙商品的可变现净值128万元低于乙商品的成本140万元,D原材料应当按照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计量:
D原材料可变现净值=乙商品的估计售价— 将D原材料加工成乙商品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 估计的乙商品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135-40-7=88(万元)
D原材料的成本为100万元,可变现净值为88万元,计提跌价准备12元:
借:管理费用 12
贷:存货跌价准备 12 (2)一类存货因为有无合同导致期末可变现净值的计算结果不同时,应分别确定是否计提跌价准备,不得互相抵销
[例4]某企业库存化工原料由于品种繁多,期末采用按照类别计提跌价准备的方法对存货计价,A类存货中有100万元的原料专门用来为某客户加工产品而储备,另外200万元的原料没有专门合同,其他情况见下表(金额单位为万元)。对该类化工原料需要分别以合同价和市场价作为预计售价的基础,单独计算可变现净值,单独计提减值准备,而不能因为合计原料成本和合计可变现净值均为300万元而不计提减值准备。计算过程如下:
A类原材料 原料成本 加工费用 产品合同价格 产品市场价格 预计销售税费 原料可变现净值 原料期末计价 减值准备
有合同 100 60 200 170 20 120 100 0
无合同 200 80 290 30 180 180 20
合计 300 140 50 300 280 20
①有合同材料可变现净值=有合同材料产品的估计售价200— 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60— 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税金20=120
②无合同材料可变现净值=无合同材料产品的估计售价290— 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80— 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税金30=180
③分别计算结果表明,有合同的不计提跌价准备,无合同的要计提跌价准备20万元(不能因为原料的成本为300万元,原料的可变现净值也为300万元而不计提跌价准备):
借:管理费用 20
贷:存货跌价准备 20
3.有关存货跌价准备的账务处理
(1)期末提取或补提存货跌价损失准备时:
借:管理费用
贷:存货跌价准备
(2)期末冲回存货跌价损失准备时: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管理费用
(3)因销售、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而结转存货成本时,应结转与其对应的存货跌价准备,其中销售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冲减管理费用,而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结转存货跌价准备不冲减管理费用
[例5]甲公司为一般纳税企业,增值税率17%,该公司有一项库存商品账面余额100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万元,本期用400万元存货偿还一项300万元的应付账款(计税价格400万元);另对外销售350万元的存货,取得销售收入300万元,上述经济业务已经完成,增值税票已经开具,款项尚未收到。甲公司的会计分录是:
①债务重组完成时:
借:应付账款 300
存货跌价准备 [200*(400/1000)] 80
营业外支出 88
贷:库存商品 4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00*17%) 68
②销售实现时:
借:应收账款 351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
借:主营业务成本 350
贷:库存商品 350
借:存货跌价准备 [200*(350/1000)]70
贷:管理费用 70
第四章 投 资
(郑庆华,2005.1.20)
一、本章考情分析
1.本章在考试中的地位:本章在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