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东南快报
到目前为止,台湾的奢侈税到底有无效果,“政府官员”、房地产相关业者及财经专家,陷入各说各话的局面。无论如何,摆在眼前的事实是,奢侈税实施期间,全台七大主要都会区的房价都涨了,相信“政府”政策的人全成了输家,而与“政策”背道而驰的人,反而成为赢家。
台湾奢侈税正式上路前,许多民众误信“政府”打房政策可将房价给打下来。
于是,想卖房子的,赶在奢侈税实施前卖房;想买房子的,则等着奢侈税实施后捡便宜。无论是前者或后者,最后都成为政策拥护者的“输家”,就连平常在电视上侃侃而谈的财经专家也不例外。
某财经名嘴在奢侈税实施前,因为担心房价因此下跌,赶着处分掉手上位于新北市三峡的非自用住宅,结果因而少赚上百万元。虽然,该财经专家事后靠着投资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成功地把差额给赚回来,但提到这段历史,他仍然有些扼腕。
这位不愿意曝光的财经名嘴说,唯一庆幸的是,他没有笨到完全相信“政府”的话,手上还保有一些新北市热门区域的房产。最近奢侈税政策实施届满两年,他因为资金调度而处分房子,发现因此多赚了百来万元。
奢侈税实施期间 7都会房价涨18%
针对奢侈税打房的实际效果,“财政部”一向的说法就是“奢侈税有效,但房价看供需”。主管机构阿Q地认为,奢侈税实施后,各大都会区的房价虽然持续上涨,但若无实施奢侈税,房价涨幅可能更惊人。持平而论,虽没有实际的证据可以证明的确是如此,但也没有证据可以反驳所言有误。
话虽如此,从今年一到五月全台七大主要都会区房产买卖移转件数的状况来看,当初因为等着奢侈税实施捡便宜的消费者,似乎都有悔不当初的感觉。
奢侈税有没有效?近期正忙于奢侈税“修法”的国民党“立委”孙大千的说法很有意思。孙大千说,“奢侈税有打击短期投资的效果,仅能治标,却无法治本,要健全房市,得靠‘内政部’提出一套完善的社会住宅规划,透过租税工具是无法达成打房的效果。”
孙大千的话说得有点婉转,他身为“执政党立委”,似乎不太方便去批评国民党的政策。事实上,若从绝对数据来看,奢侈税实施期间,全台七大都会区的房价涨幅均超过18%,奢侈税的存在有无效用,一目了然。
奢侈税只打到量 价格还是打不下
不动产中介经纪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会理事长李同荣,一向以敢言著称,他认为奢侈税一点效果也没有。但面对外界批评声浪,“政府”为了面子问题,也不能废奢侈税,所以只好朝修法方向进行。李同荣认为,奢侈税只打到量、没打到价,不但无助于居住正义,而且对产业的发展也不是好事。“政府”自认为有效抑制了原本要飙涨的房价,如果没有奢侈税房价可能涨更快、更多,这样的论点似乎有问题。不管“政府”如何自圆其说,但实际状况反映的,是奢侈税对于房价抑制效果很有限。
淡江大学产业经济系副教授庄孟翰表示,做了调控,房价还是持续上扬,“财政部”在后续修“法”时,应多听听大家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