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时报
根据日本政府计划,消费税将在今年4月1日由5%提高至8%。受此影响,近日包括可口可乐日本集团在内的多家日本企业纷纷宣布提价或以变相提价方式将增税部分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与此同时,相关电力和燃气公司也表态将于下月上调水电气等公共费用。分析人士认为,在日元贬值和原料涨价已然导致提价的大背景下,上调消费税将令日本家庭经济负担大大加重。如薪资水平不能相应上浮以应对潜在的消费缩水,则安倍经济学将面临失败风险,这令日本眼下正在进行中的劳资谈判显得更加利益攸关。据外电报道,本月12日,日本松下电器同意以2000日元/月的幅度上调基本工资,这被视为日本劳资谈判坚冰初融的一个好迹象。
从上世纪70年代末,消费税就成为日本政治上最受关注的议题。1978年,时任日本首相的大平正芳首次提出“消费税”的构想,不过由于自民党选举失利,不得不取消。1986年,中曾根康弘首相改称为“卖上税”,再次提出这个构想,但仍未成功。1988年,竹下登内阁终于实现消费税构想,并于翌年施行。1997年4月1日,桥本龙太郎内阁首次提高消费税税率,从3%上调到了5%。此次是日本时隔17年再次提高消费税税率。
为避免增税影响公司利润,近日日本可口可乐宣布从4月起把罐装饮料的主打商品价格提高10日元至130日元。其他饮料厂商也很有可能效仿提价。香烟平均每包涨价10至20日元,许多日用品也纷纷涨价。另一方面,明治和森永乳业因日元贬值及原料成本上涨而从3月1日起减少奶酪等商品的分量,实现变相涨价。大部分零售巨头也采取将增税部分转嫁到商品价格的方式。在公共费用方面,日本10家电力公司和4家燃气公司将从4月起集体提高电费和燃气费,使原料燃料成本价格上涨反映到售价中。增税部分将从5月起进行转嫁。预计各地水费也将上涨。日本旅客铁道公司(JR)和大型私铁公司已决定上调票价,许多出租车公司也决定上调车费。据瑞穗综合研究所估算,一对夫妻加上2个孩子、年收入在500万日元(约合30万元人民币)的家庭2014年度将因增税而增加8.3482万日元的开支。
“安倍经济学”旨在以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经济发展,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公司持续提升工资从而促进消费和增加投资。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和日本央行此前一系列刺激政策的带动下,日本经济目前已经显现出增长迹象。安倍晋三在新年首场记者会上表示“希望今年春季以收入增加的形式让国民切身感受到经济复苏”,显示出期待企业在收益扩大后实施加薪。在此基础上安倍呼吁“消费扩大将促进经济进一步复苏”。然而,消费税行将上调,如果工薪阶层的工资不增加,他们的购买力将缩水。尽管安倍政府将出台新的包括削减企业税在内的刺激政策缓解增税影响,但市场普遍预计消费税上调将对日本经济造成较大冲击。避免或缓和这种冲击的最直接办法就是增加工薪族收入,但这已成为日本多年来恶性循环的一大死穴。
目前,日本正在进行每年一度的春季劳资谈判,这一谈判将决定未来一年日本工薪阶层的收入水平,在日本被称为“春斗”。早在1月15日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就发布了对2014年春季劳资谈判起到指导作用的经营劳动政策委员会报告。报告指出,目前经济形势看好,“摆脱通缩的最好时机已经到来”,并强调企业业绩改善应带动加薪。这是经团联时隔6年首次同意企业上调基本工资。日本总工会已决定在劳资谈判中要求在保证定期加薪的基础上把基本工资提高1%以上,汽车、电子电器等行业的工会也要求上调基本工资。但经团联表示加薪指提高包括奖金、各种补贴等年薪,按照各公司的情况而定。
进入3月份以来已有几家大公司表示将提高员工基本工资和奖金,但大部分公司则表示维持基本工资不变仅增加奖金。而在工资收入中基本工资增长尤其重要,因为它占所有工资性收入比例高达80%,将对消费者信心和未来的预期收入造成巨大影响,预计在本月剩余时间里劳资双方将展开更加激烈交锋。正式员工的加薪是通过劳资谈判进行交涉,而派遣员工则由派遣公司要求顾客企业加薪。日本现有派遣员工和兼职人员等非正式员工约1900万人,占日本就业劳动者的近40%。据推算,消费欲比正式员工更强的非正式员工的工资每年提高1%的话,一年将把个人消费推高1300亿日元。有望产生缓解消费税增税所带来的消费趋冷的效果,因此在关注经济前景的基础上,非正式员工工资的提高也备受关注。在4月消费税上调前,能否实现加薪已成为决定“安倍经济学”成败的关键。